相关文章
友情链接

“湘江清洁工”---湖南日报数字报刊

    本报记者 张斌 通讯员 李勇

    “轰隆隆……”每天清晨,在湘江湘潭港附近水域,刚从睡梦中醒来的人们,总能见到一艘船身写着“环保1号”的公益水上垃圾收集船在进行打捞作业。船的主人,因为自掏腰包帮湘江“洗脸”,被人们亲切地称为“湘江清洁工”。

    7月下旬,记者走近船的主人——民革党员、侨属、湖南华湘环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顾问余海波。

     自掏腰包500万元帮湘江“洗脸”

    在繁忙的湘潭港上游不远处的一个码头,记者见到了停泊在岸边的“环保1号”。跟一般采砂船相比,这艘船的外形明显不同,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安装在船头漏斗样的打捞工具。船舱里,还有两个集装箱样的吊舱。

    “那就是帮湘江‘洗脸’的工具了。”余海波介绍,他自掏腰包建造了这条公益水上垃圾收集船。船由采砂船改造而来,买船和改造共花了500多万元。

    由于水上垃圾打捞收集没有先例可循,船上所有的设备都只能自行设计、安装。今年3月到5月,余海波先后几次对船进行试验和升级改造。他与施工师傅一起研究改造,经常在船舱里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。

    3月中旬的第一次试运行中,余海波带着轮机长、大副和水手共6人来到船上。正值湘江汛期,余海波估计不足,没有加装吊机和臂杆,大多数时间是靠一把铁锹。他与水手们顶着太阳徒手作业,几次差点掉进江里。大半天下来,他们打捞上来3吨多垃圾。

    余海波粗略计算了一下,一天下来大概能收集4吨左右的水上垃圾,在汛期每天的垃圾收集量更可达到6吨之多。船的运行费用也不小,一年下来高达80万元。

    湘潭港码头繁忙,许多货船在货物卸载后,底舱都残留大量废弃物,船员经常直接用水冲到河里。余海波跟那些船老板签订固体垃圾收集协议,由自己和船员去统一收集。为了保证垃圾打捞上岸后不造成二次污染,余海波还设置专用中转码头,将垃圾吊装后,由汽车转运至垃圾中转站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。

    余海波说,他还将在永州、衡阳、株洲、湘潭、长沙等流经区域部署多艘公益环保船收集水上垃圾,并在船上安装LED显示屏滚动播放环保宣传片,让更多沿岸居民加入到环保行动中来。

     多次调研,只为更好保护湘江

    余海波自掏腰包搞环保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。

    工作之余,余海波经常与环保志愿者一道,围绕湘江流域的综合治理进行调研,并上报给省委、省政府。

    2011年,他听说株洲一家污水处理厂在湘江边偷排工业废水,便和志愿者到该排污口现场蹲点。2011年12月8日凌晨1时,他与环保志愿者发现有污水从管道中偷排出来,立马进行水样取证。株洲市环保局检测发现废水严重超标,责令该污水处理厂整顿,并处以94万元的处罚。

    2012年7月,在“推进湖南省水泥行业有序健康发展,促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”的调研中,他又在永州发现了一家未批先建的水泥厂。这家水泥厂的污水偷排湘江。余海波将这个情况写进调研报告,建议省里将其列入“黑名单”。企业得知上了“黑名单”,利用各种关系来找余海波,还准备花钱来“买通”他,但余海波始终不为所动。最终,这家水泥厂被依法取缔。

    多年来,余海波实地考察、明察暗访的脚步走遍了湘江沿岸的5个地级城市,他执笔的“推进湖南省水泥行业有序健康发展,促进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”、“同心系湘江,共护母亲河”湘江流域水污染等多个省级重点课题调研报告,其调研成果均被省政府采纳。

    余海波出生于1975年,是一名民革党员,同时还是一名侨属。他闯过深圳,到过东部沿海,做过公司职员。“我出生在岳阳,从小就长在湖区,我深爱家乡的水。看到湘江受到污染,我比谁都心痛。”

    得知要拿自家的几百万元钱,投入到没有收益的水上垃圾收集事业,余海波的家人很不理解,妻子更是好几天没有跟他说话。他的员工也不理解,认为他为此耽误了公司的很多大事,“搞环保捐点钱就可以了”。但余海波无怨无悔。

    “一个简单的行为、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,都可以为环保出力。我希望通过自己的绵薄之力来影响更多人,让大家都来关注环保、保护湘江,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。”余海波说。

     【同心连线】

    作为一名在湖区长大的孩子,余海波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。作为统一战线的一份子,他踊跃投身到“同心”实践中来,自掏腰包500多万元帮助湘江“洗脸”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湘江清洁工”。

    余海波是全省统一战线成员服务湖南发展的真实缩影。放眼三湘大地,以推进议政建言、服务区域发展、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内容的“同心工程”正全面铺开,广大统一战线成员正为建设美丽富饶湖南广泛凝心聚力,用行动表达对湖南的真情热爱。希望更多的统一战线成员,能带着感情、以主人翁姿态投身到湖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来,共同唱响“同心共筑三湘梦”的主旋律。